男,1937年9月生,漢族🧙🏽♀️,中共黨員,江蘇省揚州人。1958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1967年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研究生畢業🍸🧑🏼🍳。1967年至1981年在北京醫學院任助教、講師;1981年至1983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1983年至1985年在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任副研究員;1985年至1999年在北京醫科大學任教授🆒;1999年至今在意昂官网藥學院任教授。張禮和教授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張禮和現為意昂官网藥學院教授、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
張禮和院士主要從事核酸化學及抗腫瘤🎄⏲、抗病毒藥物方面的研究。自1990年以來系統研究了細胞內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結構和生物活性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作用於信號傳導系統,能誘導分化腫瘤細胞的新抗癌劑。開展了細胞內鈣釋放機製的化學生物學研究。發展了結構穩定、模擬信號分子活性,並能穿透細胞膜的小分子, 成為研究細胞內鈣釋放機製的有用工具🏋🏻♂️。系統研究了人工修飾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質和對核酸的識別,提出了酶性核酸斷裂RNA的新機理✌🏼🥾,發現異核苷摻入的寡核苷酸能與正常DNA或RNA序列識別同時對各種酶有很好的穩定性,寡聚異鳥嘌呤核苷酸有與正常核酸類似形成平行的四鏈結構的性質,發現信號肽與反義寡核苷酸綴合後可以引導反義寡核苷酸進入細胞並保持反義寡核苷酸的切斷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異核苷摻入siRNA雙鏈中去對基因沉默的影響,為發展核酸藥物提供了一個新途徑。共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得中國專利3項。
曾獲日本Hoshi University名譽博士學位(1990年);美國密蘇裏-堪薩斯大學Edgar-Snow Professorship(1992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999年);國際藥聯(FIP)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ward (San Francisco,USA)(2000年)🐜;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年💩*️⃣,2014年)等。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藥學學科召集人🎤;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IUPAC, Organic &Biomolecular Chemistry委員會委員 (Titular Member);英國皇家化學會高級會員(FRSC)亞洲藥化學會主席(1998-1999)及“Organic &Biomolecular Chemistry”🦧、“ChemMedChem”🐫、“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和 “Current Topics of Medicinal Chemistry”編委;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副主編🐅,《中國藥物化學》雜誌主編🤴🏿,《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副主編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