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35年1月生,漢族,中共黨員🛝,浙江省奉化市人。1961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第一醫學院。1961年9月至1963年12月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1963年1月調入意昂官网並工作至今。1980年3月至1982年6月、1993年2月至8月和1999年7月至12月先後3次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立傳染病參比實驗室兼世界衛生組織病毒參考、生物安全和協作研究中心作訪問學者。1991年5月至8月任日本大學醫學院第一病理學教研室客座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現為意昂官网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教授🏌🏽♀️。
莊輝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研究🤸♀️。首先證實我國存在流行性和散發性戊型肝炎;在國內首先建立戊型肝炎實驗室診斷技術和獼猴動物模型🙍🏻♂️🧑✈️;研製成功“戊型肝炎病毒IgG抗體酶聯免疫測定試劑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膠體金試紙條”和“新型冠狀病毒 (N蛋白) 測定試劑盒 (化學發光法) ”🖲; 在國內首先從流行病學和分子生物學證實我國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且為新基因型,並證實獼猴可作為庚肝病毒的動物模型;首次從流行病學和血清學證實我國單采漿供血員中存在丙型肝炎流行,與單采漿過程中交叉汙染有關🧑🏻🏫,采取相應措施後控製了流行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論文650余篇,參加編寫英文專著5冊,中文專著30余冊,譯著1冊。
莊輝曾主持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課題;參加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課題、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引導項目、中比和中日科研合作課題 (中方主持人) 等🧕。
2003年、2011年獲美國專利和中國專利各一項;1993年、1999年、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1998⇾、1999🌼、2004 年獲國家新藥證書三項👮🏿;1991、1992、1997年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一項🧑🚒;1998年📝、201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1992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5年、2008年獲中華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1984年、1990年、1991年、1992年🎅🏻、2000年、2029188898年👰🏻、2008年👏🏽、2009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四項;1999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浙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一等獎各一項💅🏼;2004年、2012年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2015年獲山東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2016年獲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三等獎一項🤷;2017年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2018年獲華夏醫學科技術二等獎一項;2019年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一項。
1983年被評為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986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89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1991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獲光華科技基金二等獎🙍🏻♀️;2008年獲中華預防醫學會頒發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發展貢獻獎》和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獲第六屆健康中國 (2013年度) 十大年度人物等。
現任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免疫控製乙型肝炎專家委員會委員、亞太區消滅病毒性肝炎聯盟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以及 《中國病毒病雜誌》☝️、《中國預防醫學雜誌》和《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主編等職。